秦君臨面吞星毒蛙的威脅只是冷笑一聲。
他緩緩吐出一口濁氣,然後緩緩抬起右手。
吞星毒蛙見到秦君臨這番舉動,當即冷笑一聲,眼底充滿了不屑。
他在這裡呆了這麼長時間。
殺過的人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了。
所以,在吞星毒蛙眼中,秦君臨就是一個螻蟻!
可是當秦君臨運轉起周身真氣,吞星毒蛙當即面色大變!
剛剛秦君臨在吞星毒蛙面前就像是螻蟻一般弱小。
但是隨著秦君臨運轉體內真氣,他周身的氣勢忽然暴漲,就像是一座大山一般巍峨恐怖!
吞星毒蛙站在秦君臨跟前忽的有一種渺小如塵埃的感覺!
秦君臨緩緩看向吞星毒蛙,就在秦君臨想動手弄死吞星毒蛙的時候,吞星毒蛙當機立斷,直接衝著秦君臨跪地不起,然後瘋狂磕著響頭。
“大爺!對不起!我有眼不識泰山!求您放過我吧!”
秦君臨手上動作一停,他萬萬沒有想到這吞星毒蛙竟然認慫認的這麼快!
剛剛還一副囂張二五八萬的模樣,如今竟然卑微的像一條狗。
秦君臨看著吞星毒蛙冷笑一聲,道:“放過你,我為什麼要放過你?”
如果剛剛吞星毒蛙不口出狂言的話,秦君臨確實會放過吞星毒蛙一馬。
可是這吞星毒蛙不張改性,竟然敢威脅他!
雖然吞星毒蛙醒悟的足夠快,但是秦君臨也不打算輕易放過對方。
吞星毒蛙見秦君臨這麼說,瞬間心生恐懼,他眼睛滴溜溜亂轉,心中思考著對策。
接下來的話,關乎他的生死!若是不說出讓秦君臨滿意的話,估計他會死的很慘!
吞星毒蛙想了半晌,一咬牙,道:“大……大爺,我同你講,在這片沼澤下有一至寶!只要你答應放過我,我就帶你去尋那樣至寶!”
聽到至寶二字,秦君臨微微一怔。
他來到內界之後,唯一遇到的至寶就是軒轅家的軒轅劍。
可是那軒轅劍也不是真的軒轅劍,而是軒轅劍本體碎片所演化出來的長劍。
雖然秦君臨手上的法寶,至寶不多,但是一個天淨珠就足以讓秦君臨橫著在這個世界行走了。
所以,一般的至寶秦君臨還真看不上。
秦君臨問道:“什麼至寶?”
吞星毒蛙原本還買個關子,勾起秦君臨心中的好奇,但是他轉念一想,憑借秦君臨剛剛周身所散發出來的氣場,能夠十分輕易的將他斬殺,所以,在秦君臨面前耍花招只會死的更快!
吞星毒蛙連忙道:“煉妖壺。”
簡簡單單的三個字,讓秦君臨直接愣在了原地。
煉妖壺?那不是上古十大神器之一嗎?古稱九黎壺,乃上古異寶之一,擁有不可思議之力,能造就一切萬物,也有驚人的毀壞力量,內部有著奇異空間,大到似能將天地收納於內。
煉妖壺不光可以用來做儲物空間,還可以煉化妖獸,將妖獸煉制成丹藥。
最為恐怖的是,足夠強大的人,可以在煉妖壺內煉制出一方世界。
秦君臨冷冷的看著吞星毒蛙,一字一句道:“你確定?你若是敢騙我,下場會很嚴重的。”
吞星毒蛙連忙說道:“我確定!我當然確定了!不過……不過那並不是真正的煉妖壺,而是煉妖壺壺身上拓印下來的鎮妖咒。”
秦君臨眉頭一挑。
吞星毒蛙被嚇得連忙說道:“但是……但是那鎮妖咒內可是蘊含著煉妖壺的具體位置!只要能看穿那些咒法就能找到煉妖壺具體所在地。”
一般的法寶,至寶,秦君臨壓根瞧不上眼。
但是這十方神器,秦君臨是真的感興趣。
上古時期有十方神器,分別是東皇鐘、軒轅劍、盤古斧、煉妖壺、昊天塔、伏羲琴、神農鼎、崆峒印、昆侖鏡、女媧石。
其中,秦君臨已經和昊天塔,伏羲琴,女媧石打過交道了。
但是而且,秦君臨手中還有昊天塔,但是那昊天塔的性質和軒轅家的軒轅劍一樣,並不是真正的昊天塔。
在內界,想要尋找道上古神器的概率很低。
但是找到王器應該問題不大。
所謂王器,就是龍國各朝各代的寶物。
例如秦國時期傳國玉璽,曹操的百辟刀,漢高祖劉邦的赤霄寶劍等。
這些本是龍國各朝各代的至寶,之所以會出現在內界,原因其實很簡單。
那就是各個朝代,各個皇族都有成功到達內界的古武者。
而成功到達內界的古武者在其他人眼中就是飛升。
飛升帶點寶貝很正常吧?
那人下葬的時候不還有陪葬?
秦君臨看著吞星毒蛙,一字一句的說道:“帶我去瞧一瞧。”
吞星毒蛙連連點頭,然後恢復正常大小,在前面帶路。
塗山傾傾見狀低聲問道:“主人,這死蛤蟆不會騙你呢吧?”
“那煉妖壺可是我們妖獸的克星,即便真的存在,那也不該出現在我們妖界啊!”
煉妖壺這三個字,一看就是為對付妖獸所弄出來的法寶。
秦君臨淡淡開口道:“無妨,只是耽誤一些功夫罷了,我們時間很很充裕,他若是敢騙我,我會讓他生不如死的。”
秦君臨說話的聲音不大,但是前頭帶路的吞星毒蛙是聽的真真切切。
他連忙加快了腳步。
秦君臨等人緊隨其後。
很快,眾人就來到了一顆巨大的桃樹前。
這桃樹附近並不沼澤,而是一片陸地。
而眼前這顆桃樹巨大至極,十幾個人拉著手都不見得能夠將其環抱。
吞星毒蛙指著眼前參天桃樹開口道:“那煉妖壺上面拓印下來的鎮妖咒就在這裡。”
秦君臨微微一怔,上上下下仔仔細細的打量眼前這顆桃樹。
這時,秦君臨發現這桃樹貌似是中空的。
他伸出手在主樹干上敲了敲,裡面果然傳來清脆的回想。
秦君臨神情一凝,猛地伸出手朝著主樹干狠狠砸去!
只聽砰的一聲!
主樹干直接被秦君臨砸出來一個一人多高的入口!
秦君臨沒有絲毫猶豫鑽入其中。